理財贏家16問
類  別:
作  者: 陳梅萍
書  號: F318
頁  數: 192頁
出版日期: 09 / 2011
ISBN: 9789866320323
定  價: 280元
我要購買     我要評論

基金投資注重中長期績效,並非像股票投資強調短線操作。

內容簡介

【榮譽紀錄】

★金石堂100年 基金新書排行榜 │第2名│2011/9/27│

◆本書針對曾經購買國內外基金以及投資型保單的投資人,所經歷的實際案例加以彙整,透過案例的說明,採用問答的方式,提供投資人未來對於相關投資時,應採取的因應方式。期望讀者未來不論面對多頭或是空頭市場變化時,皆能記取並修正過去錯誤的投資模式,從此做出正確且理性的投資決策。

◆本書與坊間介紹基金、股票投資的教科書或工具書最大的不同在於,本書摒除市面上一般由理論或名詞解釋,及大量使用專業術語的方式來做說明,而是將重點放在投資實務的操作上,完全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最為出發點,將作者多年在金融市場的投資經驗,以及投資人真正所面對的問題整理出務實的投資對策,並加強投資風險的注意事項。

◆本書不僅可供金融理財人員未來協助客戶做資產配置時參考,也適合所有想要避免未來在投資過程或決策時,再次犯錯的讀者閱讀。期望閱讀過本書的讀者,對於『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對於個人未來的投資操作,也有更正確的觀念與決策邏輯,能夠對於自己的投資規劃充滿自信。

◆全書共分成十六個案例;案例一、基金從賺錢抱到賠錢該如何處理?、案例二、基金長期績效不佳,是否應該贖回?、案例三、明牌基金或熱門基金是否可作為報酬率的參考?、案例四、100%保本的商品為何還會虧損?、案例五、單筆投資與定時定額的投資策略是否相同?、案例六、定時定額是否需要執行停利動作?、案例七、每檔定時定額基金的最低扣款金額,應為多少較為恰當?、案例八、投資同質性較高基金,應如何取捨?、案例九、大幅虧損後應如何快速回本?
案例十、綠能基金及黃金基金究竟該如何投資?、案例十一、如何判斷市場上多空分歧的看法,誰對誰錯?、案例十二、如何挑選出市場上的優質基金?案例十三、外幣投資時幣別的挑選方式有哪些?、案例十四、新台幣狂升、美元跌跌不休,該怎麼辦?、案例十五、外幣計價商品贖回時間點的考量因素有哪些?、案例十六、同時投資二種外幣,是否會增加匯率的投資風險?
 

作者簡介

Akina Chen

學歷
國立台北大學財經法學博士
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商法研究所碩士

經歷

南山人壽財富管理部投資暨法律顧問
龍華科技大學財金系講師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副秘書長
第一金投信國外投資部協理
保誠投信研究投資部資深基金經理人

現職
馬納國際財富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區財富管理暨法人投資策略執行董事
醒吾技術學院財金系副教授
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投資理財講座講師
北市及新北市各社區大學投資理財講座講師


推薦序

自序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那一場洗禮,無論是對於投資人的心理或是資產減損,都造生了極大的傷害。記得在金融海嘯發生前的二、三年,也就是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那段期間,全球股市一片榮景,投資人大量的向銀行購買各種國內外基金以及市場上熱銷的金融商品,當時也造就了不少光靠銷售基金等金融商品的手續費收入就能賺進千萬年薪的銀行理專。除銀行外,保險公司所推出的投資型保單也不遑多讓,當時每月銷售額高達400-500億元,市占率一度逼近六成,成為保險公司獲利的金雞母。

然而這一切的盛況在歷經金融海嘯的肆虐後,投資人無論是在銀行所購買的金融商品,或是在保險公司所購買的投資型保單皆全軍覆沒,損失幅度少則三成多則甚至高達七、八成以上。投資人不斷抱怨銀行理專以及保險業務員光顧著自己的業績不斷建議客戶買進,但卻不知提醒客戶要適時出場,即使當全球景氣好轉後,也未能給予重新調整整體基金配置的建議,除了對商品銷售人員一連串的不諒解與不信任外,自己本身也因為投資觀念的偏差,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從事金融行業近二十年的日子裡,除了實際操盤、對專業金融人員進行教育訓練外,也因為多年來與客戶面對面的解決疑難雜症的經驗,接觸過太多投資人在資產大幅虧損下的氣憤與無奈。基於希望能夠協助讀者解決投資規劃時所面對的困境,因此本書將時下銀行與保險公司在協助客戶進行投資規劃時,所產生的各項投資矛盾與疑慮加以彙整,透過本身的投資實務經驗分享,使讀者從此能夠了解資產配置的邏輯,降低投資標的配置的困難度,未來在面對投資方面相關問題時,不會因為處於股市高點,而受到當時市場氣氛的影響,迷失在金融商品的追逐上,也不會因為景氣的反轉或是股市的下跌,陷入市場波動,而無法達成當時所設定目標的遺憾。

   期望本書在給予正確的投資觀念,以及提供理性的投資決策方式後,未來讀者在進行投資相關的資產配置規劃時,除了可以參考專業投資理財顧問所給予的投資建議及規劃外,也應自我充實投資與資產配置的相關知識,培養自己正確的投資觀念,以利於往後能做出最佳的投資決策。

本書與坊間介紹基金、股票投資的教科書或工具書最大的不同在於,本書摒除市面上一般由理論或名詞解釋,及大量使用專業術語的方式來做說明,而是將重點放在投資實務的操作上,完全以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最為出發點,將自己多年來在金融市場的投資經驗,以及投資人真正所面對的問題整理出務實的投資對策,並加強投資風險的注意事項。

本書不僅可供金融理財人員未來協助客戶做資產配置時參考,也適合所有想要避免未來在投資過程或決策時,再次犯錯的讀者閱讀。期望閱讀過本書的讀者,對於『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對於個人未來的投資操作,也有更正確的觀念與決策邏輯,能夠對於自己的投資規劃充滿自信。

目錄

自序
前言
案例一、基金從賺錢抱到賠錢該如何處理?
案例二、基金長期績效不佳,是否應該贖回?
案例三、明牌基金或熱門基金是否可作為報酬率的參考?
案例四、100%保本的商品為何還會虧損?
案例五、單筆投資與定時定額的投資策略是否相同?
案例六、定時定額是否需要執行停利動作?
案例七、每檔定時定額基金的最低扣款金額,應為多少較為恰當?
案例八、投資同質性較高基金,應如何取捨?
案例九、大幅虧損後應如何快速回本?
案例十、綠能基金及黃金基金究竟該如何投資?
案例十一、如何判斷市場上多空分歧的看法,誰對誰錯?
案例十二、如何挑選出市場上的優質基金?
案例十三、外幣投資時幣別的挑選方式有哪些?
案例十四、新台幣狂升、美元跌跌不休,該怎麼辦?
案例十五、外幣計價商品贖回時間點的考量因素有哪些?
案例十六、同時投資二種外幣,是否會增加匯率的投資風險?
 

精選摘要

前言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暸顯示,國人所投資海外基金規模在2007年12月時高達2.1兆元,而國內基金規模在當時也同樣達到2.04兆規模。但自2008年9月雷曼事件發生後,當年10月海外基金規模大幅下降53%,成為9746億元,而國內基金規模也同時下降33%至1.36兆元。此外,觀察投資型保單自2002年國內開放銷售至2010年9月為止,新契約保費累積金額約為1.7兆元。然而截至2010年9月為止,投資型保單的累積總資產大幅縮水70%,而至1兆元左右。當然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在金融海嘯期間,許多客戶受傷慘重,導致資產大幅減損所造成。此外,停扣、保單解約也是造成投資型保單累積保費降低的原因。

事實上無論是基金或投資型保單的銷售都與經濟景氣、股市熱絡與否,具有相當重要的關聯性。在百年難得出現的金融海嘯衝擊下,投資人確實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因此,本書的內容將針對過去曾經購買國內外基金,以及投資型保單的投資人所經歷的實際案例加以彙整,採用問答的方式,透過案例的說明,提供投資人,對於未來相關投資時,應採取的因應方式。期望讀者未來不論面對多頭或是空頭市場變化時,皆能記取並修正過去錯誤的投資模式,從此做出正確且理性的投資決策。

案例一 基金從賺錢抱到賠錢該如何處理?

我所買的許多檔基金原先本來都是賺錢的,但因為沒有賣出,現在都變成虧損狀態,應該如何處理?

分析建議

多數客戶所購買無論是基金或是投資型保單,由大賺抱到大賠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是因為買在高點,並且在挑選基金時並未做好配置規劃,將全數資金集中在高風險基金。再加上貪婪心理作祟,看到基金上漲不停利,看到基金下跌又捨不得停損,只知道進不知道出,因而造成這樣的結果。面對這樣的問題,首先投資人應重新檢視自己的年齡、風險屬性及規劃時的投資目標。其次再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及符合本身風險屬性的方式重新檢視現有的投資組合,並適時加以調整組合內容。無論是對於基金或是投資型保單的投資規劃,應抱持中長期投資的觀念,既然是以中長期投資作為出發點,因此在進行投資規劃時,就不應以眼前所收到的訊息作為中長期的投資規劃依據,因為眼前所收到的訊息絕大多數是報導已經發生或當時市場上仍持續中的熱門議題。

然而這些短線的議題或訊息,對於中長期的規劃而言並無太大的助益。舉例來說,假使新台幣兌美元在一個月內由32元升值到30元價位的話,全市場都將開始議論或是推測新台幣接下來是否會看見2字頭的價位?試問這樣的議論或推測對於當下計劃購買六年期美元保單的投資人究竟有何影響?即使新台幣短期內升破30元的價位,但對於計劃購買六年期美元保單的投資人而言,保單到期日是自購買日起六年後才會到期,因此即使在這六年之間就算新台幣大幅升值至20元的價位,但只要尚未來到投資人還本的時間點,無論新台幣在這段期間產生多大的波動,事實上對這位投資人來說是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

由此可知,未來假使計劃投資中長期的外幣商品時,並不需要太在意購買當時新台幣的匯兌狀況,只要思考到期時新台幣匯率是否會高於現在?台灣幾年後的經濟前景是否會優於現在?央行捍衛出口的匯率政策在幾年內是否有改變的可能?只要將這些問題釐清後,無論當下新台幣的匯價如何變動,事實上對於計劃購買外幣商品的投資人而言是不需要太過在意的。既然是投資就應該尋找未來具有潛力的市場、產業或商品,因此投資人應該要『向前看』,而就不應該再『向後看』、或是『看現在』了。

此外,投資組合的內容也應秉持分散風險的配置方式,無論對於投資區域、投資產業、投資幣別皆應依照比例分散配置。例如已經投資了拉丁美洲基金或新興亞洲基金就不應該再重複投資新興市場基金,因為新興市場已經包括了新興亞洲、新興歐洲及拉丁美洲三個市場。

又例如已經投資了礦業基金就不需要再投資黃金基金,因為礦業基金的成分股中大多已包含了黃金類股。假使已經購買了美元計價的拉丁美洲基金又想要購買新興亞洲基金時,就可以考慮購買不同計價幣別的新興亞洲基金,以分散持有幣別的匯率風險。同時投資人也應重新檢視手中所有基金的績效及投資前景,並將本質不佳、不適合繼續持有的基金出脫,對於前景持續看好的標的,在考量手中資金的多寡及市場處於景氣循環何種階段下,繼續以定時定額或單筆投資方式分批加碼。